話說,我有一件T恤,上面寫著「EVERYDAY WORK FOR WORK」,當時覺得很棒,也就買了。
但我同事及周遭的人都將它解讀成「每天工作工作,一直工作。」
大概是我英文比較差,從一開始就將之解讀為「每天為工作而工作」。
對我而言,人生的理想其中一項就是「工作是為工作,不為生活。」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為生活而工作,人生難快活。
EVERYDAY WORK FOR WORK, NOT "WORK FOR LIVE", NOT "WORK FOR PAY".
什麼信念可以讓一個工程師毅然放棄年薪三百萬的職位?
什麼衝動會讓一個工程師離開前途無量的科技業走入田埂?
台塑蔬果總經理傅家賢曾言「高薪,不能買斷我的人生。」
最後,他真的不當工程師,跑去做蔬果產銷,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及決心。
因為,九成九的人其人生,都不是離職單填完接著就出現一條康莊大道。
換作是你,你敢嗎?
現在的我,還不敢。
別人高薪都不願賣斷人生,我領一般般薪水卻把人生賣給程式碼,是蠢得天真,還是笨得無言?
只會寫程式,卻又不是那麼想繼續寫程式,真的搞不懂自己究竟適合哪裡。
我想,我的人生撞牆了。
前人們究竟是怎麼面對人生中工作上的抉擇難題?
是人生路上有導師的指引嗎?
還是受到所謂天啟的啟發呢?
不想機械式的過日子,又何去何從?
我想,我需要一個方向。
一步一腳印有個故事,是說一個工程師放棄他原本的爆肝人生,回到家鄉雲林賣手工披薩。
那是吳政瀚,他希望以後人家講到雲林,可以講到他的披薩車,講到他的披薩車,可以想到雲林。
他還有句一針見血的話,「如果我當時繼續當工程師的話,上新聞就可能是因為過勞死吧。」
敢於築夢的人,開著行動披薩車在他最愛的雲林走透透,用自己的理念愛自己的故鄉。
又是一個工程師腳踏實地追求理想,打造美好,一筆一劃的寫著自己一步一腳印的真實詩篇。
只能期待,這些工程師先驅們的故事,有一個能啟發我,哪天,我也能寫下一則屬於自己的故事。
6月11日,持續四週的星期四之雨。EVERYDAY WORK FOR WORK,來,KEEP WAL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