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前,遇到一件有趣的事,於是把它key在MSN上:
「在新竹問一個住台北的苗栗人桃園要怎麼去,除了回答『直走』,還能說些什麼……」
阿姨三號昨晚說:「真是神奇的際遇……哈哈」
不知怎地,聊一聊我迸出一句:「我決定要發一篇『問路』的專文……」
是的,我想是時候「認真」地寫篇文了。
為什麼問路這件再平凡不過的事,可以拿來寫專文?還非得認真的寫?
因為──我問路,總遇到不平凡的人;別人問我路,有時會得到不平凡的答案。
要說問路的經典,可試著回想一下,電視上泡麵廣告念的:
「你直直走撞到牆之後
左轉左轉之後右轉
直走之後會看到左手邊一群人在排隊
那間是郵局
然後經過郵局旁邊那條巷子一直給他走
你會經過一條橋
右轉的右邊
走走走走走
右手邊左轉右手邊左轉那間就是了」
如果聽完腦袋沒有鬼打牆的現象,那你不是人中之龍,就是仙中之神。
反正,問路與被問路之應答,都是很有學(ㄒㄧㄠˊ)問低。
不知道為什麼,出門在外,我走到哪都會被問路,連在蘇州出差時也是,我是有這麼像在地人膩?
在蘇州,問我OX住宅區在哪?哇係呆胞捏,哇咩耐哉。
民族西路車多人多,偏偏找我問林森北路怎麼走?我可以說不知道嗎?我看起來跟那地方很熟嗎?
在新竹問一個住台北的苗栗人桃園怎麼走?我看著北方,誠懇地回答「直走」。別懷疑,直走。
在銅鑼虎頭坎,問我九華山走哪條?T字路口,一邊你們才走過,一邊往通霄,看來你們沒得選了。
話說,明明有很多可以寫,可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
問路這件事雖平常不過,卻也玄妙非常,因為它代表著一個不可預知的際遇。
還記得,印象最深的問路經驗,應該是下圖這對父子。

我在碧潭吊橋問說新店捷運站怎麼走,那名父親回頭手指著一棟大樓,說那棟大樓底下就是了。
問路經過沒什麼驚奇,驚奇的是我因此看到一對父子的相處,就只是靜靜的,訴說著和諧的親情。
之後的幾千里路,沒再見過相似的場景了。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去年,走直潭路到烏來,越騎路越陡,向當地人問路都說不知,結果是一位女外籍幫傭指的路。
外籍耶,國外來的朋友比當地人更熟,還真神奇!
還有去年從五股工程師訓練學院畢業時,騎回家度假再騎回台北,結果回程傍晚在新豐迷了路。
問路邊幾位小酌的大叔,其中一位操著台語說「來啦,先坐下喝完這罐(啤酒),我再跟你講。」
被大叔打敗了,只好笑笑的用台語說;「喝完就騎不動啦……」
他們一陣東報西報,我聽完便硬著頭皮上路,在天色漸黑的情況下,時而龜速時而極速的前進。
好不容易到了湖口市區,卻還是搞不清楚台一線究竟在哪,於是路上見到人又開始問路。
遇到一位中年人古道熱腸,問我有沒有「筆」,說要畫給我看。
但,誰騎腳踏車會帶筆啊?有誰出門騎腳踏車身上還會帶著──筆?
咦!我還真的有帶筆,出門流浪還會帶著「筆」的單車騎士大概只剩下我了。哈哈哈。
而理所當然的,在中年男子圖文並茂的圖券指引之下,找到了湖口火車站。

(有圖有真相,瞧那筆跡信手而蒼勁,果是一名大隱隱於市的神祕中年男子)
到了湖口火車站,又跟台一線最熟悉的小黃司機打探路線。問完大概騎了一公里多……
看著燈火通明的夜市,突然想起,剛剛不是經過火車站嗎?我是騎心酸的嗎?幹嘛不搭火車?
於是,又騎回去火車站。這時的Birdy更顯魅力。

(賊丟係流浪ㄟfu啊)
不過,能順利搭火車還要感謝一個人……
感謝這位台鐵伯伯,提供袋子讓我裝車,否則按台鐵規定,單車沒裝袋只能搭特定班次之列車。

騎單車在外亂跑,常常要向人問路,所以多了很多機會,接觸到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
而無論GPS多神奇,地圖多詳細,有很多的時候,正確的路只長在嘴巴裡。
5月11日,陰天。很久沒在陌生的地方向人問路,很久沒認真寫文了。嘖嘖。
留言列表
